该项目于2018年6月26日实施,并分别于7月26日、8月27日进行了测量,情况如下:
7月26日测量情况:从测量数值来看,其中A点在7月26日第一次测量时数值变化大,原因是7月13日河道 钻探队由试验区东侧进入时形成的;B点、D点、G点、I点都有不同程度 的下降,E点、F点、H点持平,C 点上升。
2018年7月26日
将中间隔离挡板西侧拆除四段
8月27日测量情况:A点、B点、F点、G点、H点都出现上升,D点、E点持平,C点下降,I点持续性下降。
2018年8月27日
将中间隔离挡板拆除完
直观效果:试验区内的淤泥中的有机质分解效果明显,虽然淤泥厚度整体下降不多,但淤泥明显出现沙化特征,通过与试验区外不同距离淤泥
比较,更能体现出来。
淤泥厚度未能明显下降的原因:主要是试验区面积较小,试验区隔离挡板高出淤泥20公分的作用,虽然淤泥中的有机物在不断的消减分解,
但试验区又相当于形成了一个沉淀池,不断消减又不断堆积,所以造成了淤泥厚度未能整体明显下降的结果
2018年8月27日 试验区内淤泥状况
2018年8月27日 试验区外20米淤泥状况
2018年8月27日试验区外100米淤泥状况
2018年8月27日 (小东门桥下)试验区外400米淤泥状况
以上图片可以看出投放生物地方,和往下游20m,100m,400m处淤泥的颜色(黑)有明显差异,这说明底泥淤泥中的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的
分解情况。